6月6日,河南省靈寶市農業農村局聚焦“三夏”生產關鍵期,組織工作人員深入西閆鄉、故縣鎮一線,開展機收減損宣傳行動,以技術護航夏糧顆粒歸倉,以服務推動“三夏”生產提質增效。
在故縣鎮高柏村,種糧大戶李宏博同樣搶抓農時。今年他種植的700畝小麥迎來豐收,9臺收割機僅用3個多小時便完成全部收割任務。“機械化作業省時省力,比往年效率提高了近40%!”李宏博說。收割剛結束,他便迅速啟動夏種計劃——新購置的電驅玉米播種機即將投入使用。該設備憑借精準播種技術,不僅作業效率較傳統機械提升50%,還能顯著改善出苗均勻度,為秋糧高產筑牢根基。
在西閆鄉西呂店村的金色麥浪中,糧食經紀人王卓華統籌多臺收割機來回穿梭,全速推進搶收作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飽滿的麥粒源源不斷流入運輸車輛。“每輛卡車能裝載35噸糧食,我們采取‘即收即運’模式,確保新糧快速入倉。”王卓華介紹,高效的運輸鏈條有力保障了夏糧收獲進度。
在西閆鄉文東村,來自山西省的農機手李師傅正操作秸稈撿拾打捆機,將收割后的秸稈高效處理。“打捆后的秸稈可用于飼料加工或生物質能源生產,既避免焚燒污染,又實現資源再利用。”李師傅介紹,綠色環保的秸稈處理方式正成為當地“三夏”生產的新亮點。
活動中,靈寶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通過現場演示、發放資料、技術指導等方式,向農機手和農戶普及機收減損操作規范,推廣“低留茬、慢車速、勤檢查”等實用技巧,切實將減損意識轉化為田間實踐。“我們希望通過宣傳,讓每臺農機都成為‘減損能手’,讓每一粒糧食都顆粒歸倉。”工作人員表示。
當前,靈寶市“三夏”生產正高效推進。減損宣傳與科技應用的深度融合,不僅為夏糧豐收保駕護航,更推動農業生產向綠色化、智能化邁進,為全年糧食穩產增產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