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商丘市梁園區水池鋪鎮劉辛莊村的麥田里,微風吹拂掀起層層麥浪,10臺聯合收割機一字排開,蓄勢待發。
“開始!”隨著裁判一聲令下,參賽的農機手們駕駛著新型收割機,按照規定作業地塊和時間進行機收作業,激烈比拼看誰效率高、漏籽少、留茬低。比武現場,氣氛熱烈,收割、脫粒、入倉一氣呵成,收割機所經之處,留下一排排整齊的麥茬。
機手收割完畢后,工作人員迅速進入作業區域,通過隨機框選、取樣,將掉落在田里、未脫落干凈和夾在秸稈里面以及漏割的小麥籽粒全部撿拾出來稱重,然后根據平均畝產計算出損失率。經現場測算,所有參賽機手平均機收損失率符合國家作業質量標準。
據悉,此次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梁園區農業農村局承辦,旨在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糧食機收減損的決策部署,通過“以賽促訓、以賽提技”提升農機手操作水平,減少收獲環節損失,保障糧食安全。
“我們在收割作業中要根據小麥的干濕程度,來調整滾筒的轉速,前進當中一定要勻速前進,減少機損。今年我的損失率比去年降低了0.5個百分點,操作水平又提高了,也能更好地幫助村民減少損失,助力增收。”獲得比賽第一名的梁園區雙八鎮路樓村的農機手路統法說。
科學減損就是綠色增產。通過大比武,進一步推廣了小麥機收減損技術,激發廣大農機手“比學趕超”的作業熱情,引導廣大農機手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精細操作、比拼技能、提高本領,不斷降低損失率。
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王建敏說:“顆粒歸倉從機收減損做起。我們舉辦此次比賽就是希望廣大農機手在機械收獲的時候一定要有這種觀念,減損就是增產就是豐收,持續提高技能,愛惜每一粒糧食,全力保障夏糧顆粒歸倉。”(記者 李鳳虎 劉夢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