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在望,為進一步做好“三夏”期間農機生產工作,西華縣農機中心提前謀劃,及早落實落細各項工作舉措,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一是制定預案,提升保障能力。圍繞保障“三夏”農機作業制定應急預案,圍繞應對極端天氣制定處置方案,確保小麥成熟一塊、收獲一塊,騰茬一塊、播種一塊。
二是組建隊伍,夯實人員基礎。依托農機合作社組建15個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實現22個鄉鎮辦農機服務全覆蓋。作業隊遵循“平時作業、戰時應急”的要求,備戰機手300人,儲備應急機械900臺,一旦出現險情,能夠做到及時、迅速、有效救援,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災情損失。
三是加強培訓,提高操作水平。通過開展培訓、安全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對全縣2300余名農機手進行輪訓,強素質、提技能、促安全。
四是多措并舉,做好作業保障。組織全縣32個農機維修點、21個農機合作社,對現有的2023臺收割機做到應檢盡檢、應修盡修,確保完好無損。根據縣域用機需求,我們與周邊地市農機部門簽訂引機協議8份,合同到機970臺,同時免費發放700張跨區作業證支持縣內機手外出作業,參加小麥機收會戰,增加收入。抽調30名農機技術骨干組建10個維修小分隊,人員下沉一線,走田間、進地頭,面對面指導機手作業。依規開展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注冊、考試、辦證,要求農機登記行駛,機手持證駕駛。提示機手“三不、三不進”,即不疲勞駕駛、不飲酒駕駛、不夜間操作機械;地塊作業情況不明不進地、故障未消除不進地、無證駕駛不進地。對全縣76處92臺糧食烘干機登記造冊,一旦出現極端天氣,引導群眾有序烘干。
五是優化布局,科學調配機械。利用農機指揮調度平臺、農機服務直通車,適時分析研判農機作業形勢,密切關注氣象信息,根據各鄉鎮辦麥收進度動態調整收割機,時刻做到機能調、調能用。
六是強化服務,提升機手滿意度。“三夏”期間,在縣域內3條高速5個下站口均設立跨區作業接待站,對來西機手提供全程指導服務。
“三夏”期間,西華縣將投入3000臺小麥收割機,23600余臺拖拉機、播種機參與夏收、夏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