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至26日,全省農機農墾工作會議暨智能農機知識培訓班在新鄉市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全國農機裝備補短板暨農業機械穩鏈強鏈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部署,總結2023年工作,分析全省農機農墾發展形勢任務,交流工作經驗,安排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推動全省農機農墾發展再邁新臺階。省農機農墾發展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張金龍出席會議并講話。
省委農辦主任,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對此次會議作出批示:農業機械化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和基礎支撐,是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重要標志和核心要素。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農機農墾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工作能力,圍繞破解誰來種地、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發展設施農業,建設數字鄉村、智慧農業等重點工作,以系統思維、鏈式思維持續推動全省農機化全程全面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農業強省貢獻農機農墾力量。
會議深入分析我省農機農墾工作形勢,明確2024年全省農機農墾工作總思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提升應急救災、糧食產地烘干、農機調度能力為重點,以區域農機服務中心、農機產業鏈培育、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優化、數字農機建設、農墾服務提升為支撐,堅守安全生產底線,推動全省農機農墾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全省“三農”發展大局多做貢獻。
會議安排部署了2024年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五良”融合方面。以“良機”促進“五良”融合發展,圍繞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通過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等政策引導,加快高性能播種機、水肥一體化設備、北斗終端、大馬力智能拖拉機、農用植保無人機、大喂入量谷物聯合收割機等高端智能復式農機產品推廣應用,加大再生稻收獲機、油菜專用收獲機具以及大豆收獲機、大豆撓性割臺等低損高效收獲機械示范推廣力度,為糧油生產耕種管收提供全環節高質量裝備支撐。
防災減災機制方面。提前做實做細各項服務保障,突出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區域農機服務中心遴選培育。2024年全省要遴選培育縣級以上區域農機服務中心300個以上(其中,省級40個);到2027年,遴選培育縣級以上區域農機服務中心1000個以上(其中,省級100個),在全省培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指揮高效的區域農機服務中心網絡,做到主導產業各環節機械化全覆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區域各鄉鎮全覆蓋,在日常生產時是農業生產的基干力量,在應急救災時是抗災救災的主力軍。二是糧食烘干能力建設。力爭通過2—4年時間,建成布局合理、體系完善的糧食產地烘干體系。三是濕糧售賣運輸。打造收運烘一條龍,形成良好閉環。
產業鏈建設方面。發揮產業鏈協作聯盟作用,搭建溝通渠道,推進產業鏈協同發展。梳理統計資金需求,幫助企業開展融資對接。支持產業鏈優勢企業承擔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省重大農業專項和省重點研發專項,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加大鄉村農機人員技能培訓,壯大基層實用人才隊伍。召開現場推進會,交流工作經驗,展示工作成效。拓展農機市場推廣,組織開展展會活動,搭建應用場景。
優化完善補貼政策方面。突出解決急需急用問題,重點將促進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收獲高效低損、推動綠色發展、智能復式高端等關鍵環節農機裝備,納入重點補貼范圍,全面開展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購置補貼工作。立足歷史極端災害場景,努力滿足農機防災減災救災需求,擬單獨設立農業生產救災機具品目檔次,適當提高補貼額度,支持搶險救災農機具應急儲備。穩步開展農機報廢更新。加快推進補貼資金兌付。
全程全面機械化方面。積極開展創建工作,今年我省要完成5個以上的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深入開展機械化生產調查研究,推進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結合當地特色種養業實際,尋找重點進行突破。
“河南數字農機”建設方面。與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河南聯通加強合作,建設運行省、市、縣三級信息化平臺。將安裝智能終端的農機具、農機合作社等納入平臺管理,加快平臺數據信息擴容。繼續開展智能農機作業補貼試點,加快北斗智能終端的推廣應用。
農機安全生產方面。加強農機牌證管理,舉辦農機監理業務培訓和農機安全應急救援演練活動,提升農機監理規范化管理水平。以“平安農機”創建為抓手,探索農機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聚焦“三夏”“三秋”等重點時段,加強農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強農機安全宣傳教育。
農墾改革方面。堅持抓糧食生產不動搖,緊緊圍繞“提單產”,示范推廣小麥、玉米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技術模式。積極開展“農墾社會化服務+地方”行動,切實聯農帶農、促農增收。聯合中國一拖攜手打造智能農機應用示范場景,構建主要糧食作物的耕、種、管、收等全程智能化作業新模式。縱深推進農墾改革發展,探索墾區集團化改革。
各省轄市農機部門立足農機化難點問題和工作創新點交流了2024年工作打算,主要圍繞以下主題作了發言:抓好關鍵農時農機化生產、做大做強農機社會化服務、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實施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推進農機化信息化融合、培育壯大先進農機裝備產業鏈、提高特色種植養殖機械化、推進主要糧食作物機收減損、加強農機安全生產、推進機墾融合等,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理清工作思路,激發工作干勁,展現了在建設農業強省中農機農墾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