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式作業車、無人駕駛拖拉機、雙層割刀割臺小麥聯合收獲機、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植保機……5月23日,記者走進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一大批既具先進性,又有實用性,代表了國內一流水平的農業機械裝備讓人大飽眼福。
這些種地的“十八般兵器”,有的已經在田間地頭進行示范推廣應用,有些正在加快進行優化改進。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農業機械裝備的研發推廣力度的不斷增強,智能化、數字化農機層出不窮,為農業生產按下了“加速鍵”,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我省小麥將馬上迎來大面積收獲,我們團隊研發的雙層割刀割臺小麥聯合收獲機將大有用武之地。”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何勛介紹,雙層割刀割臺是在現有的小麥聯合收割機的割臺下面再加裝一層割刀割臺,可以降低能耗,提高小麥收割機的作業效率。
過去,小麥聯合收割機的單層割刀割臺把麥穗、麥稈割下來輸送到脫分系統進行脫粒和秸稈粉碎,脫分系統能耗高,整體作業效率低。加裝雙層割刀割臺后,上層割刀將小麥秸稈上半部分切割,將帶有麥穗的小麥秸稈輸送至脫分系統;小麥秸稈下半部分經下層割刀切割后,不進入脫分系統而直接散落在地表。“就像馬拉車,車里裝的貨少了,自然要跑得更快一些。”何勛說。
“雙層割刀割臺保證了留茬高度不超過15厘米,可有效地解決留茬過高造成的玉米播種障礙。另外,采取這種技術,留下的秸稈比較長,還有利于小麥秸稈打捆離田和秸稈的綜合利用。”何勛說,“這種新型的機具目前在黃淮海南部地區已經進行大范圍的推廣。”
據了解,何勛團隊還獲得農業機械發明專利近20項,涉及播種、植保、收獲等多個方面,這些富含科技動力的農機裝備正在轉化為農民種糧的好幫手。(記者 吳向輝 實習生 魏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