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臨潁縣農機推廣服務中心積極行動,多指發力,全力做好農機服務保障工作,扎實做好今年“三夏”生產工作,確保夏糧有豐收在望到豐收在手,顆粒歸倉。
為農機安全生產保駕護航。該縣制定農機安全實施意見,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制;通過微信、《農機安全知識手冊》、24小時服務熱線、服務站點等多種形式開展農機安全的提醒和法規的學習宣傳教育;開展農機安全隱患大檢查專項行動,重點整治“黑車非駕”;做好道路交通管理,維護跨區作業秩序,確保農機跨區作業“綠色通道”暢通無阻。
做好三夏生產指導服務和監督檢查。成立農機專門調度組織,做到信息資源共享,統一調度,引導農機合理流動,有序作業,發揮農機最大效率;開通服務電話,安排專人24小值班,保障電話暢通,負責農民和機手信息咨詢;組織專業人員,深入生產一線,現場指導農機專業知識,隨時解答機手有關跨區作業相關信息咨詢的服務內容,協調解決跨區作業中的困難和問題,真正把農機服務送到手中、落實到田間地頭;加強農機作業執法檢查,排查提醒各類農機安全隱患,及時解決農機突發問題,確保農機安全作業;凈化農機維修市場,對農機維修網點不定期進行抽檢檢查,防范假冒劣質配件進入市場,同時為機手提供優質服務。
舉辦農機手“三夏”培訓活動。針對拖拉機、小麥聯合收割機、玉米、大豆播種機等三大主力機械,舉辦了專題培訓,講授了機械了保養、維修知識,并重點講解了機械的操作技能,為三夏農機作業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舉辦多種形式的新技術推廣活動。結合小麥聯合收獲、秸稈綜合利用及玉來大豆機械化播種工作,重點推廣了小麥聯合收獲及秸稈打捆一條龍作業技術,減少了機械進地次數,收集了秸稈做到了綜合利用,有效防范了秸稈焚燒;重點推廣了玉米密植技術,實現了機械播種、施肥的一條龍作業,解決了人工勞動強度大,降低了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的問題。
截至5月22日,臨潁縣已組織小麥收割機1568臺,其中履帶式收割機163臺,麥收經紀人91人組織跨區作業收割機300余臺,秸稈打捆機221臺,秸稈還田機2630臺,玉米、大豆等播種機600多臺,全力備戰“三夏”生產。(王利生 趙廷偉/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