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農業大省,秋作物面積大、種類多,“三秋”生產時間長、任務重。為切實做好今年“三秋”工作,河南省充分發揮農業機械主力軍作用,全力開展“三秋”農機化生產服務,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小麥及時播種。
一是提前部署“三秋”農機化工作。從8月中旬開始,省農機農墾中心陸續印發了《關于做好“三秋”農機化生產工作的通知》《關于開展2023年“三秋”農機化生產服務指導工作的函》,就“三秋”農機化生產組織、服務保障、防災救災等方面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同時成立7個“三秋”農機化生產指導組,分包18個地市,就秋作物收獲、糧食烘干、農機應急作業準備、農機具調度等工作開展服務指導。“三秋”期間全省公布202部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
二是做好“三秋”農機化生產機具準備。組織技術人員指導農機手對作業機具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協調有關農機企業、經銷商備足農機及零配件,確保“三秋”期間各類農機具以良好的狀態投入生產,全省已檢修各類農機具280萬臺(套)。從基層反饋情況看,各類作業機具供應整體充裕,能夠滿足“三秋”農業生產需要。
三是宣傳推廣“三秋”農機化生產技術。通過舉辦培訓班、下派技術員、發放宣傳冊等方式,指導農機手科學調整調試、正確操作使用各類農機具,降低玉米、花生等收獲損失、實現小麥高質量播種。9月5日,省農機農墾發展中心在漯河市召陵區組織召開了2023年全省“三秋”農機化生產暨全程機械化推進現場會,進行了機械化生產技術作業演示及農機應急作業裝備、智能高效農機裝備和信息化技術展示,同時舉辦了合作社理事長技能提升培訓班。截至目前,全省各地抓住“三秋”有利時機,加快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應用,已經召開現場會77次,培訓機手10萬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0多萬份,進一步發揮農機對農業生產的支撐作用,提高“三秋”農機化作業質量。
四是做好“三秋”農機化生產防災抗災準備。8月11日,省農機農墾中心印發了《河南省“三秋”農機化生產應急工作方案》,對“三秋”期間農機化生產防災救災工作進行安排。18個地市按照要求,結合地方實際,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本級方案。各地依托“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農機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按照“平時服務,戰時應急”組織方式,組建672家“三秋”農機化生產應急服務隊,擁有應急排灌機械、收獲機械、烘干機等35378臺(套)。
五是做好“三秋”農機化生產調度。“三秋”期間,及時統計各地農機化生產進度。每周二通過“農機直通車-全國農機化信息服務平臺”,上報收獲、耕整地、麥播進度、投入機械數量等。每周三通過郵箱報送“三秋”報表,包括機具準備、作業進度、宣傳培訓等情況。未受極端天氣影響情況下,及時更新報送《2023年河南省秋糧農機防災減災情況調度表》和工作進展;受極端天氣影響時,每日報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