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培育壯大重點產業鏈邁出了重要一步——10月26日至11月3日,一口氣揭牌成立了7個產業聯盟。產業聯盟是什么?河南緊鑼密鼓成立產業聯盟出于什么考量?產業聯盟未來將如何運作?
產業聯盟當好“倍增器”
這7大產業聯盟,匯聚全省各產業鏈上下游“政產學研金服用”骨干單位和行業成員,分別對應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先進裝備、現代食品、現代輕紡、現代醫藥等7大產業集群。
七支“精銳之師”集結,在主導方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看來,是“將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更好結合的具體行動”,也是“統籌產業鏈資源力量、推動產業鏈深度耦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位謀劃28條重點產業鏈培育壯大工作,每條重點產業鏈設鏈長責任單位和產業鏈專班,并配套設計方案、圖譜加清單。此外,以鏈主企業為主導,建強行業協會,并以行業協會為主體,分集群組建產業聯盟,與鏈長制同頻共振。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建濤表示,“鏈長+專班”是指揮部,“方案+圖譜+清單”是作戰圖,“鏈主+協會+聯盟”是倍增器,掛圖作戰、照單作業,要“一張藍圖繪到底”。
具體來說,產業聯盟是由政府引導,相關骨干企業、行業協會、高校院所、投資機構等按照自愿協商的原則共同發起,“政產學研金服用”等廣泛參與的“命運共同體”,解決的是“產業之間關聯性不強、協同性較差”等問題。
依托產業聯盟,可以開展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適配性對接,強化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攻關,組織政策宣講,提供決策咨詢,開展以商招商等,發揮倍增效應。
河南省工業經濟運行專家委員會委員趙西三提醒,產業聯盟一定要落實到具體的新技術與新產品上,前期要認真梳理產業鏈中計劃重點突破的關鍵技術與產品,建議每個產業聯盟增設專家委員會,對技術演進方向開展研判。
“產業聯盟運作時,要尊重市場,準確研判市場動向,引導行業自律,共建良幣驅逐劣幣市場生態。”趙西三說。
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政新提醒,產業聯盟除了要關注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還要給中小企業創造成長的空間。
深度推進聯盟融群入鏈
7個產業聯盟揭牌,可以說是河南經營主體快速響應和融入重點產業鏈建設的具體行動。
截至目前,河南省7個聯盟創始盟員已經達到846家,其中重點企業706家,高校院所67家,行業協會43家,投資機構等30家。
號角已響,各產業聯盟迅速行動。河南省新材料產業聯盟已開始籌備組建專家委員會,面向省內相關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公開征集專家委員會委員。
11月起,河南省先進裝備產業聯盟帶領河南省機械設計研究院、河南省工業設計研究院、鄭州銀行等單位深入聯盟成員企業“把脈問診”。
“目前已經完成對黎明重工、中機六院、中國電科27所、科慧科技等公司的調研,并協助企業完成初步對接。”聯盟副會長、秘書長張樺介紹,調研主要圍繞企業經營發展、創新聯合攻關、數字化轉型升級、本地配套、金融產品需求等方面展開,“整體來看,資金、人才、產品、市場是企業發展面臨的堵點,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決。”
“加入產業聯盟,能夠與聯盟單位互相取長補短。”科慧科技董事長陳志宏說,“希望聯盟未來能在推動豫材豫用、加強本地流通、對接專業化的產業基金、加強實用型復合型高端人才的培養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幫助。”
河南新昌銅業集團也是積極融入產業聯盟的中小企業之一,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想通過產業聯盟尋找一些比較成熟的銅基新材料項目,助力企業再上新臺階。
記者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下一步,產業聯盟的工作將圍繞三大板塊展開。其中明確,要深度推進聯盟融群入鏈,穩步擴容提質,提升鏈主企業整合配置資源的能力,推動跨區域兼并重組、全鏈條垂直整合,加快智改數轉,育強“專精特新”。同時將強化產業聯盟和行業協會在全省重點產業鏈培育中的功能定位,全面推動行業協會系統重塑,增強競爭力。(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郝瑞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