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一大早,一臺收割機就開進了禹州市方崗鎮楊南村村民羅乃振家的麥地里,一會兒工夫收割完后,馬上倒籽清倉,隨即搶收相鄰地塊。
“今天地里能進車了,我們立即安排6臺收割機開割。鎮里通知幾天后可能還有雨,我們要跟老天搶時間,一點兒也不能耽擱啊!”楊南村黨支部書記羅小飛急切地說。
“方崗鎮24個村的18954畝小麥開始陸續收割,從山崗村向平原村推進,我們全力以赴抓麥收,竭盡全力幫助鄉親們保住勞動果實?!痹撴傓r辦主任劉春陽介紹。
搶收,與時間賽跑。為了搶時間,該鎮提前聯系收割機,先后引入95臺收割機,加上本地機械,能夠確保正常用機需求?!鞍炒鍙暮颖?、陜西聯系了5臺機器,今天2組、3組的麥子就能割完,下雨前全村的麥子保證能收完?!毙扉T村黨支部書記趙松粉說。
該鎮領導班子成員和包村干部分包到24個村的田間地塊,每天通過“微信群”發布天氣預報詳情,并根據山崗村、平原村小麥成熟的兩三天時間差,合理安排收割機集中搶收。
各村還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為機手、留守家庭和困難群眾做好服務,確保收割機不誤事,每一戶群眾不落下。徐門村李勛昌、李彥召等8名志愿者分組緊跟著收割機,每戶群眾收完卸下,馬上開上三輪車把小麥送回去,攤開晾曬。“原先我可發愁俺家沒勞力、扛不動,沒想到干部們裝的裝、拉的拉,一會就‘麥罷’了!”徐門村二組村民任愛琴感激地說。
燜面條、雞蛋湯、礦泉水……中午時分,徐門村三組組長徐小三跑到地頭,給收割機司機送來了午餐,“收了這塊地,都來吃點飯,吃完咱接著干!”(記者王平 通訊員劉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