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在新鄭市瑞博農機專業合作社召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具現場演示和座談會。廳糧作處、農機化管理處、省農機中心、省農技站、鄭州市農委、新鄭市政府有關負責同志、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學院李赫教授、部分農機合作社、種糧大戶到會。
會議聽取了鄭州市、新鄭市2021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試驗開展情況匯報,演示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播種機具現場作業,參觀了植保、收獲等配套農機具。廳相關處室負責同志解讀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政策,李赫教授講解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對品種、農藝要求和配套機具的技術保障。與會種糧大戶、農機農藝專家和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進行了座談討論。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省農機中心主任凌中南在會上強調:第一、心無旁騖抓落實。要按照宋虎振廳長在全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上的要求,整合力量,協調推進,確保高質量完成100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第二、深度研究補短板。在示范推廣中盡快探討出一批因地制宜、穩產高效的優化種植模式,在多重選擇中尋求最優解。要加快機具鑒定、提高補貼比例、及時組織機具觀摩、機手培訓。第三、突出融合解難題。一是良種良法融合。大豆選耐蔭抗倒、底莢高度適中的中早熟品種,玉米選擇株型緊湊耐密植、抗倒、生育期適中的中矮稈品種。所選擇品種要盡可能適宜機收。二是農機農藝融合。在種子處理、播種、施肥、植保各關鍵環節注重各項農機技術措施協同跟進。化除環節可采取播后芽前封閉、苗后定向噴霧的“封定結合”方式,特別要注意防止對鄰近作物甚至下茬小麥造成藥害。三是示范推廣融合。抓緊進行品種、肥料、藥劑及機具等對比試驗,及時開展技術效果分析評價,為大面積推廣提供數據和技術依據。四是技術人員和新型合作組織、種糧大戶融合。加強與高校、科研單位聯合,有機融合種子、植保、土肥、栽培、農機五個專業的有生力量,及時深入田間地頭,全力解決棘手問題,確保技術服務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