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三夏”時。洛陽市偃師區32萬畝小麥即將迎來收獲。5月23日上午,槐新街道北窯村種糧大戶王松濤走進麥田查看小麥長勢。當看到麥梢已經泛黃,剝開麥穗,籽粒飽滿,王松濤喜不自禁。
“小麥收獲前,思想上可一點都不敢馬虎,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管理上重在防干熱風和倒伏。”偃師區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袁志平叮囑道。
小麥一天不收獲,管理一天不松懈。連日來,偃師區及早謀劃、精心組織,充分發揮科技服務和農機服務保障作用,全力以赴備戰“三夏”生產。
“為守護糧食安全,我們強化技術支撐,組織44名農技人員走進田間地頭,結合目前的天氣條件和小麥長勢,指導種糧戶抓好后期管理。”偃師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
“三夏”生產,服務為先。偃師區還充分發揮農業機械主力軍作用,提早備足農業機具,做好農機具檢修、農機調度和小麥機收減損、玉米機播技術培訓等工作,當好“三夏”生產的“店小二”,保障全區農機順利投入生產。
“我們成立‘三夏’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信息調度平臺作用,統籌調度機械,開通農機服務熱線,推出加油優惠活動,抽調技術骨干與廠家工作人員、售后服務人員組成5個維修小組,深入田間地頭做好跟蹤服務工作。同時,還成立安全生產督查組,制定應急預案,全力確保小麥機收順利開展。”偃師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劉建光說。
據了解,今年“三夏”期間,偃師區將投入各類農業機械1萬余臺(件)。截至目前,已簽訂農機作業合同100余份,作業合同面積20萬余畝。(記者 田宜龍 河南日報社 全媒體記者 范坤鵬 通訊員 牛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