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2018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
根據《河南省農業機械管理局 河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河南省2018-2020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豫農機計文〔2018〕29號)要求,結合我縣農業和農業機械化發展實際,經縣農機購置補貼領導小組討論研究,特制定2018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為基本要求,提高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堅持綠色生態導向,大力推廣節能環保、精準高效農業機械化技
術;推動科技創新,加快技術先進農機產品推廣,促進農機轉型升級,提升農機作業質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切實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和政策的引導作用,推動普惠共享,實施補貼范圍內機具敞開補貼,加大對重點產業關鍵環節的機械化支持力度,促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創新組織管理,著力提升制度化、信息化、便利化水平,嚴懲失信違規行為,嚴防系統性違規風險,確保政策規范廉潔高效實施,促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與政策支持融合增效,不斷提升公眾滿意度和政策實現度。
二、實施范圍和補貼對象
(一)實施范圍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范圍覆蓋我縣所有鄉鎮、街道。2018年市分配到我縣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額度為3162萬元。
(二)補貼對象
補貼對象為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以下簡稱“購機者”),其中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和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
(三)資金分配使用
上年結轉的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可繼續在下年使用,連續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按有關規定處理。
繼續在全縣范圍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工作,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具。農機報廢補貼與農機購置補貼相銜接,同步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操作辦法按有關規定執行。
三、補貼機具種類、資質和補貼標準
(一)補貼機具種類
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在省定補貼范圍中,選取確定本縣補貼機具品目,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敞開補貼的要求,我縣選取14大類26小類53個品目機具(詳見附件)列入補貼范圍實行敞開補貼,補貼額度不超過1000元(不含單軸1500mm-2000mm旋耕機)的不予補貼。
(二)補貼機具資質
補貼機具必須是補貼范圍內的產品,同時還應具備以下資質之一:(1)獲得農業機械試驗鑒定證書(農業機械推廣鑒定證書);(2)獲得農機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3)列入農機自愿性認證采信試點范圍,獲得農機自愿性產品認證證書。
補貼機具須在明顯位置固定標有生產企業、產品名稱以及型號、出廠編號、生產日期、執行標準等信息的永久性銘牌。
(三)補貼標準
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實行定額補貼,即同一種類、同一檔次農業機械原則上在省域內實行統一的補貼標準,具體補貼標準按《河南省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機具補貼額一覽表》執行。
鑒于市場價格具有波動性,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具體產品或具體檔次的中央財政資金實際補貼比例在30%上下一定范圍內浮動符合政策規定。通用類機具補貼額不超過農業部發布的最高補貼額。
- 關于省級累加補貼
四、操作流程
農機購置補貼實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先購后補、縣級結算、直補到卡(戶)”的方式,按照報名順序辦理補貼手續。具體操作程序如下:
(一)自主選機購機。購機者自主選機購機,并對購機行為和購買機具的真實性負責,承擔相應責任義務。鼓勵非現金方式支付購機款,便于購置行為及資金往來全程留痕。
購機者對其購置的補貼機具擁有所有權,可自主使用、依法依規處置。
(二)補貼資金申請。購機者自主向當地農機管理部門提出補貼資金申領事項,按規定提交申請資料(包括購機者身份證明材料,個人為二代身份證及本人“直補一卡通”或銀行卡(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持工商營業執照、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法人二代身份證及金融機構開戶證明賬戶),其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由購機者和補貼機具產銷企業負責,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實行牌證管理的機具,要先行辦理牌證照。
根據省指導實施意見,我縣個人在年度內可申請補貼機具總數不得超過3臺或20萬元補貼資金;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在年度內可申請補貼機具總數不得超過20臺或80萬元補貼資金。
(三)補貼資金兌付。縣級農機管理部門、財政部門按職責分工、時限要求對補貼相關申請資料進行形式審核,組織核驗重點機具,由財政部門分期分批向符合要求的購機者發放補貼資金。
1、縣農機局在購機者提交補貼申請表后,要及時認真審核補貼申請表、補貼機具發票、補貼標準、補貼金額、購機者開設的金融機構賬戶(卡、折)和所購機具,確認無誤后,及時向縣財政局提交補貼資金結算申請。
2、縣財政局根據農機局提供的有關材料,將補貼資金撥付到縣級承辦金融機構,在規定時間內將補貼資金發放到位。
3、如有年度結余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按照有關規定,在不改變資金用途的前提下,下年度繼續使用。本年度由于資金所限無法辦理的,按照報名順序可在下年度申請辦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縣農機局和財政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密切溝通配合,明確職責分工,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我縣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機制,成立由縣領導牽頭,人大政協、紀檢監察、財政、農機、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參加的縣級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領導小組,共同做好補貼資金需求摸底、補貼對象確認、補貼機具核實、補貼資金兌付、違規行為處理等工作,重大事項須提交縣級農機購置補貼領導小組集體研究決策。縣財政部門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對開展政策宣傳、公示、建立信息檔案等方面工作經費給予保障。嚴禁擠占挪用財政補貼資金用于組織管理工作經費。
(二)規范操作,高效服務。全面運用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系統,推廣使用補貼機具網絡投檔軟件。探索補貼機具“一機一碼”識別管理,提高政策實施信息化水平。
切實加快補貼申請受理、資格審核、機具核驗、受益公示等工作,鼓勵在購機集中地或當地政務大廳等開展受理申請、核實登記等“一站式”服務。補貼申領有效期原則上當年有效,少量確因急需,當年財政補貼資金規模不夠、辦理手續時間緊張等無法享受補貼的,可在下一個年度優先補貼,以穩定購機者補貼申領預期。
完善補貼機具核驗流程,做到“見機、見人、見發票”和“人機合影、簽字確認”,重點加強對大中型機具的核驗和單人多臺套、短期內大批量等異常申請補貼情形的監管,積極探索實行購機真實性承諾、受益信息實時公開和事后抽查核驗相結合的補貼機具監管方式。
(三)公開信息,接受監督。縣農機局要主動重點公開實施方案、補貼額一覽表、操作程序、投訴咨詢方式、資金規模和使用進度、補貼受益對象、違規現象和問題等信息,嚴禁對外公布購機者的通訊方式、身份證號碼和銀行帳號等個人隱私信息。縣農機局要把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情況列入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目錄,年度補貼工作結束后,要以公告的形式將所有享受補貼的購機者信息及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公示。
(四)加強監管,嚴懲違規。全面建立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內部控制規程,規范業務流程,強化監督制約。開展市縣級農機購置補貼延伸績效管理,強化結果運用。充分發揮第三方作用,加強督導評估,強化補貼政策實施全程監管。
加強購機者信息保護,配合相關部門嚴厲打擊竊取、倒賣、泄露補貼信息和電信詐騙等不法行為。
全面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產品違規經營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農辦財〔2017〕26號)精神,加大違規行為查處力度,進一步推進地區間聯動聯查,嚴處失信違規主體。
(五)加強宣傳,搞好服務。縣農機局要加強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的宣傳工作,重點做好補貼政策內容、程序和要求的宣傳,擴大社會公眾知曉度。要搞好咨詢服務,認真答疑解惑。在實施中要加強補貼機具的質量監督,了解補貼機具的質量狀況和用戶的反映,安排專人受理用戶的投訴,保護購機補貼消費者的合法權益??h農機局設立公開咨詢和投訴電話,電話號碼:0377-6622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