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原陽縣農機購置補貼
工作總結
2018年,我縣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在省、市農機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嚴格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文件規定,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基本要求。通過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實施,充分調動和保護農民購買使用農機的積極性,促進農機裝備結構優化、農機化作業能力和水平提升,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切實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我縣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合理安排部署,強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廣泛宣傳、精心組織,努力做到責任明確、紀律嚴明、程序規范,始終遵循公開、公正、公平、農民直接受益的原則,保障了農民的切身利益。圓滿完成了全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任務。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進一步提升了我縣農業機械裝備水平,增強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現將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18年,我縣共爭取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241.062萬元(含2017年結余資金0.062萬元)。目前實施補貼資金1241.02萬元,結余0.042萬元。共補貼各類農機具1515臺,直接受益農戶1122余戶。
其中動力機械521臺,小麥收割機2臺,玉米收割機35臺,水稻收割機25臺,秸稈粉碎還田機391臺,各類旋耕機426臺,撿拾壓捆機30臺,干燥機械17臺,深松機25臺,其他43臺。
省累加補貼資金177.1291萬元(含17年節余資金133.6291萬元),目前實施獎補資金87.368萬元,補貼糧食烘干機17臺,深松機25臺,撿拾壓捆機30臺,花生收獲機4臺,水稻插秧機3臺,青飼料收獲機7臺,動力換向拖拉機1臺。目前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省累加補貼資金已結算完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開展情況。
(一)抓領導,排上重要議事日程。一是調整充實了原陽縣農機購置補貼領導小組成員;二是我局與縣財政局結合我縣實際,共同研究制定了《原陽縣2018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經縣農機購置補貼領導小組成員研究確定后報市農機局、市財政局批準執行;三是采取以會代訓形式,組織經辦人員、經銷企業認真學習有關農機購置補貼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要求大家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真正使農民得到實惠,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嚴格實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先購后補、縣級結算、直補到卡(戶)。要求經辦人員進行科學安排,輪流值班,切實做到購機者隨到隨辦。
(二)抓宣傳,貫穿實施全過程。一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宣傳媒體將補貼政策公布于眾,同時利用張貼標語、出宣傳欄等形式大張旗鼓進行宣傳;二是通過網上信息公開等形式向社會公布2018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咨詢電話,并要求補貼辦公室工作人員放棄雙休日,隨時接受農民咨詢、投訴和辦理補貼手續。
(三)抓程序,嚴把前沿關口。在購機補貼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規定的程序辦理,要求經辦人員嚴把“五關”:一是嚴把申請關,對申請者身份和申請購買機具品目嚴格按實施方案要求進行審查;二是嚴把辦理關,凡申請購機補貼必須由購機者本人辦理補貼手續,經銷商不得代辦,真正做到不見購機者本人不予辦理補貼手續,同時,對購機者的補貼申請按規定進行公示;三是嚴把核實關,購機者憑指標確認書購買機具后,購機者本人提供購機發票和機具才能申請核實,核實做到“見人,見機,見票”;四是嚴把資金結算與兌付關,今年仍然實施“全價購機、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形式,由我局編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結算申請表和補貼機具核實表,向縣財政局提交資金結算申請,縣財政局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經驗收無誤后,一個月內通過“一卡(折)通”將補貼款直接撥付給購機者;五是嚴把歸檔關,按歸檔要求的必備材料分批次裝訂成冊,做到有檔可查。
(四)抓監管,認真履行職責。按照省農機局轉發的《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農機購置補貼產品經營行為的通知》要求,組織有關人員對全縣區域內的經銷企業進行監督檢查。一查經銷商是否具備資質條件;二查經營場所醒目位置是否按規定懸掛公示享受補貼農業機械產品的種類,生產企業、型號、配置、價格及補貼標準等相關內容及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產品經銷標識;三查經銷商“誰銷售、誰負責”和“三包”售后服務,及零配件供應等責任;四查經銷商是否遵守“七個不得”的規定,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五查銷售記錄及檔案是否健全等;六查經銷商是否尊重購機者自主選擇權、產品質量、服務態度等情況。
(五)抓廉政,嚴格風險防控。一是組織經辦人員認真學習嚴格執行國務院“三個嚴禁”和農業部“四個禁止”、“八個不得”及購機補貼“十不準”的要求辦事,堅決杜絕吃、拿、卡、要和向購機者收取任何費用等現象;二是有關經辦人員工作職責進行上墻公示,實行“誰崗位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制,并執行備案倒查制;三是按照《農業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信息公開的通知》精神,在縣政府信息公開網公開實施方案、舉報電話、資金規模、購機者基本信息等內容。
三、實施效果
近年來,我們把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加大調整農機裝備結構,配套提高特色優勢產業機械水平的關鍵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全縣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農機購置補貼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購置農業機械的積極性,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門路,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引導下,農民使用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呈現出數量和質量同步增長的良好勢頭,尤其是主要農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通過抓制度建設,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工作措施,加大風險防控等措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績效大大提高。
四、工作體會
(一)認識是前提。認識到位是防控廉政建設和工作持之以恒有效開展的決定性因素,特別是領導認識到位、高度重視,為全縣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全面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二)創新是途徑。在整個工作中,把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放在大農業、新農村建設大背景、大趨勢下去考慮和審視,充分認識新時期、新趨勢、新任務給農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課題、新挑戰,以此來確定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思路和實現目標,探索新思路,找準突破口。
(三)建章立制是保證。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完善各項制度,才能保證工作深入健康發展,使按章辦事、遵紀守法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四)狠抓落實是關鍵。通過設立投訴電話和信箱等方式,多方搜集信息,注重做好來信來訪工作,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通過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和稱贊,有力的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五、農機購置補貼面臨的突出問題。
補貼機具參差不齊。由于目前補貼標準實行同種型號機具定額補貼,造成一些生產廠家降低配置,減少成本,搞價格惡性競爭,使部分購機農民深受其害,每年都會出現農民投訴事件。
原陽縣農業機械管理局
2018 年1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