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省商水縣、平輿縣、西峽縣、潢川縣、濮陽縣、漯河市源匯區、尉氏縣、澠池縣、浚縣、魯山縣等10個縣(區)獲得農業農村部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認定。全省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達到80個,占全國總量的9.2%,位居全國第二,覆蓋我省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的67.4%。同時,我省南陽市、濮陽市、周口市等3市2022年整建制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加上此前的商丘市和漯河市,我省已有5個市整建制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全省各地農機部門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河南省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精神,按照《河南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要求,積極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推動了我省農機裝備結構升級,農機作業水平和作業質量不斷提升。2022年全省補貼新增100馬力及以上大馬力拖拉機21616臺、大喂入量谷物聯合收割機12932臺。2022年我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將突破87%。2022年,省發展改革委和省農業農村廳糧食收獲損失率監測調查顯示,我省小麥、玉米、水稻機收損失率均明顯低于國家標準。
下一步,我省農機化工作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發揮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的標桿作用,引領和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為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貢獻。